艾草的兩種主要名稱為:艾葉(學名:Artemisia argyi)和蒿草。這兩種名稱在不同的地區和文化背景中被廣泛使用,但它們實際上指的是同一種植物。下面將詳細介紹這兩種名稱及其相關的背景信息。艾葉(Artemisia argyi):艾葉是艾草最常用
艾草的兩種主要名稱為:艾葉(學名:Artemisia argyi)和蒿草。這兩種名稱在不同的地區和文化背景中被廣泛使用,但它們實際上指的是同一種植物。下面將詳細介紹這兩種名稱及其相關的背景信息。
-
艾葉(Artemisia argyi):
- 艾葉是艾草最常用的正式名稱,也是其學名。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艾葉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常用于治療風濕痛、婦科疾病等。艾葉具有特殊的香氣,能夠驅蚊蟲,因此也被廣泛用于制作香包、熏香等。
- 在中醫理論中,艾葉性溫,味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艾灸是利用艾葉燃燒時產生的熱量刺激人體穴位,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
蒿草:
- “蒿草”是艾草的另一種常見俗稱,尤其在一些地方方言中更為普遍。蒿草這一名稱通常用來指代多種具有相似外觀特征的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艾草。
- 由于蒿草種類繁多,不同地區的“蒿草”可能指的是不同的植物。在某些地區,人們會將 Artemisia annua(青蒿)也稱為蒿草,而青蒿與艾草雖然同屬蒿屬,但在藥用價值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除了上述兩種主要名稱外,艾草還有其他一些別稱,如:
- 艾蒿:這是艾草的另一個常用名稱,尤其在北方地區較為流行。
- 冰臺:古代文獻中對艾草的稱呼之一,來源于《爾雅》:“艾,冰臺也。”
- 醫草:因為艾草在傳統醫學中的廣泛應用,故有此稱。
- 灸草:強調了艾草在艾灸療法中的重要地位。
艾草作為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都有著廣泛的認知和應用。無論是在正式的醫藥文獻中還是在民間的日常生活中,艾葉和蒿草這兩個名稱都是最為人熟知的。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