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主要分為兩種: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和野艾草(Artemisia vulgaris)。
-
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這種艾草又被稱為家艾、艾蒿,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常用的藥材之一。它的葉片背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毛,因此也稱為白艾。普通艾草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在中醫中被廣泛用于治療婦科疾病、風濕痛癥等。普通艾草還常用于制作艾條、艾灸等保健用品。
-
野艾草(Artemisia vulgaris):又稱苦艾、臭艾,分布范圍較廣,不僅在中國,在歐洲、北美洲等地也有生長。與普通艾草相比,野艾草的葉片較為細長,顏色偏綠,沒有那么明顯的白色絨毛。野艾草同樣具有藥用價值,可以用來驅蟲、消炎、解毒等。但野艾草含有一些毒性成分,使用時應謹慎,避免過量服用引起中毒現象。
除了上述兩種常見的艾草外,自然界中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艾屬植物,如蒙古艾(Artemisia mongolica)、藏艾(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等,它們在形態特征及藥用功能上各有特點,但在日常生活中提及“艾草”時,通常指的就是普通艾草和野艾草這兩種。
雖然艾草種類繁多,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提到“艾草”,人們往往指的是上述兩種較為常見且應用廣泛的艾草類型。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