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篙與艾草實際上是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地區或文獻中有著不同的稱呼。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又名艾蒿、家艾、冰臺等,屬于菊科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及歐洲部分地區,在中國則遍布全國各地,尤其在
艾篙與艾草實際上是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地區或文獻中有著不同的稱呼。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又名艾蒿、家艾、冰臺等,屬于菊科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及歐洲部分地區,在中國則遍布全國各地,尤其在華北、東北、華東、華中以及西南等地更為常見。
-
形態特征:
- 艾草植株高度通常為50-150厘米,莖直立,分枝多,表面呈灰綠色。
- 葉片羽狀深裂,裂片細長,邊緣具鋸齒,葉面綠色,背面密被白色絨毛。
- 頭狀花序小而密集,黃色,秋季開花。
-
生長習性:
- 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
- 在野外常生于路邊、荒地、山坡等處,也可作為園林綠化植物栽培。
-
藥用價值:
- 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重要的中藥材之一,其干燥的地上部分可用于入藥。
- 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祛濕止癢等功效,常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病、風濕痹痛等癥狀。
- 現代研究發現,艾草含有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
-
文化意義: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端午節掛艾草以驅邪避疫是流傳久遠的習俗。
- 《詩經》、《楚辭》等古代文學作品中亦有提及艾草,賦予了它豐富的象征意義。
盡管“艾篙”與“艾草”名稱不同,但它們指的是同一種植物,即菊科蒿屬下的Artemisia argyi。這一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而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