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區已知的艾草品種主要包括:
-
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艾草,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包括大同。它的葉片背面覆蓋著白色的絨毛,具有較強的藥用價值,常用于制作艾灸材料。
-
蒿艾(Artemisia vulgaris):也稱為“臭艾”或“野艾”,在大同地區也有一定的分布。與普通艾草相比,其植株更高大,葉子形狀更為細長,散發出獨特的香氣,同樣具有藥用價值。
-
蒙古艾(Artemisia mongolica):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山西等地,包括大同。這種艾草適應性強,耐旱、耐寒,常生長于干旱山坡或沙地。其藥用部位為地上部分,可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
藍刺頭(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又名“藍艾”,在大同也有發現。該種植物葉片呈藍綠色,花序為頭狀,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和藥用價值。
-
小葉艾(Artemisia capillaris):即茵陳蒿,在春季未開花時采收,名為“茵陳”,用于治療黃疸等疾病;秋季開花后則稱“蒿本”,可用于驅蟲和消炎。
-
牛至艾(Origanum vulgare):雖然嚴格意義上不屬于艾屬,但在民間有時也被歸類為艾草使用,特別是在某些特定區域如大同。它具有濃郁的香氣,可用于調味料,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
除了上述幾種較為典型的艾草品種外,由于自然環境的多樣性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大同及其周邊可能還存在其他未被廣泛記錄的艾草種類。一些地方性較強的野生艾草變種或者雜交類型,它們可能只在特定的小范圍內出現,因此具體數量難以精確統計。對于這些罕見或未被充分研究的艾草資源,建議通過專業的植物學調查來進一步了解和保護。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