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羅城小葉艾草是一種生長在中國廣西羅城縣的特殊艾草品種。這種艾草以其葉片較小而得名,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在當地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
-
形態特征:廣西羅城小葉艾草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30-80厘米之間,莖直立或斜升,分枝多。葉子呈羽狀深裂,裂片細長,邊緣有鋸齒,葉面綠色,背面灰白色,覆蓋著一層細密的絨毛。花期通常在夏季,花序為頭狀花序,黃色或淡黃色。
-
生長環境與分布:該品種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常見于山坡、路旁、田邊等地。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縣及其周邊地區。
-
藥用價值:廣西羅城小葉艾草含有豐富的揮發油等活性成分,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現代研究還發現其對某些細菌和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文化意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艾草象征著驅邪避災、祈福安康。每年端午節前后,人們會采集新鮮艾草掛在門上或制成香囊佩戴,以達到凈化空氣、預防疾病的功效。廣西羅城小葉艾草也是當地民族節日和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栽培技術要點:
- 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進行種植。
- 春季播種,保持土壤濕潤直至出苗。
- 生長期注意除草、松土,適時追肥。
- 病蟲害防治方面,可采用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相結合的方法。
-
經濟價值: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及傳統醫藥文化的復興,廣西羅城小葉艾草作為重要的中藥材資源,市場需求日益增長,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圍繞這一特色農產品開發出了一系列深加工產品,如艾茶、艾枕、艾精油等,進一步提升了其附加值。
廣西羅城小葉艾草不僅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而且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傳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