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桿的艾草通常指的是蘄艾(學名:Artemisia argyi)的一個變種或栽培類型。蘄艾是菊科蒿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區。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艾草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尤其在端午節前后被廣泛用于驅邪避瘟、保健養生等方面。紅桿艾草的特點莖稈顏色:與普通艾草相比,紅桿艾
紅桿的艾草通常指的是蘄艾(學名:Artemisia argyi)的一個變種或栽培類型。蘄艾是菊科蒿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區。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艾草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尤其在端午節前后被廣泛用于驅邪避瘟、保健養生等方面。
紅桿艾草的特點
- 莖稈顏色:與普通艾草相比,紅桿艾草最顯著的區別在于其莖部呈現出鮮艷的紅色或紫紅色,這使得它在眾多艾草品種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 葉片形態:紅桿艾草的葉片呈羽狀深裂,邊緣有不規則鋸齒,葉面覆蓋著一層細密的白色絨毛,觸感柔軟。
- 香氣濃郁:紅桿艾草散發出比普通艾草更為濃烈的芳香氣味,這種特殊的香味被認為具有較強的驅蟲效果。
- 藥用價值:紅桿艾草含有豐富的揮發油成分,如桉葉素、龍腦等,這些物質賦予了它良好的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安神等功效,在中醫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癥狀。
- 適應性強:紅桿艾草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耐旱、耐瘠薄,適合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種植,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培育與應用
- 繁殖方式:紅桿艾草可以通過分株、扦插等方式進行繁殖,春季和秋季為種植時期。
- 日常管理:保持土壤濕潤,定期除草松土,避免積水導致根系腐爛;適當修剪過密枝條,促進植株通風透光。
- 采收加工:一般在夏季花期前后采收地上部分,晾干后可作為藥材使用;新鮮的紅桿艾草也可直接用于熏香、泡腳等日常保健活動中。
紅桿艾草不僅外觀獨特,而且兼具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是值得推廣種植的優良艾草品種之一。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