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主要分為兩種: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和野艾草(Artemisia vulgaris)。兩者雖然都屬于蒿屬植物,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顯著的區別,主要可以從外觀、生長環境、用途等方面進行區分。外觀上的區別普通艾草的葉片
艾草主要分為兩種: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和野艾草(Artemisia vulgaris)。兩者雖然都屬于蒿屬植物,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顯著的區別,主要可以從外觀、生長環境、用途等方面進行區分。
-
外觀上的區別
- 普通艾草的葉片呈灰綠色,葉面密被白色絨毛,背面顏色較淺,有明顯的銀白色光澤,葉片形狀為羽狀分裂,邊緣有不規則鋸齒。花序為圓錐形,小花黃色。
- 野艾草的葉片顏色更深,通常為深綠色,葉片也較為細長,呈線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序為穗狀,小花顏色多為淡黃色至白色。
-
生長環境的不同
- 普通艾草喜生于向陽干燥的山坡、路旁、荒地等處,耐旱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高,適應性強。
- 野艾草則更喜歡濕潤的環境,常見于溝邊、溪流旁、林緣等地,對水分需求較高。
-
藥用價值及用途
- 普通艾草在中醫中應用廣泛,其干燥的地上部分可入藥,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婦科疾病、風濕痛等。還被用來制作艾條、艾灸等傳統療法用品。
- 野艾草同樣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其味道較苦澀,主要用于驅蟲、消炎、止癢等方面。在民間,人們會將野艾草煮水洗澡以達到清涼解暑的效果。
-
其他特征
- 氣味方面,普通艾草散發出濃郁而特殊的香氣,而野艾草則氣味相對淡一些,有時略帶苦味。
- 普通艾草植株高度一般不超過1米,而野艾草可以長得更高大,可達2米左右。
通過觀察葉片形態、生長習性以及了解各自的應用特點,我們可以較為準確地區分這兩種艾草。在實際操作中,如果遇到難以判斷的情況,建議咨詢專業人士或借助專業工具進行鑒定。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