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采收季節(jié)是春季和夏季,尤其是在端午節(jié)前后,即每年的5月至7月間。這一時期,艾草生長旺盛,其有效成分含量,藥效。
-
春季采收:春季萬物復蘇,艾草也開始迅速生長。此時采收的艾草,植株較為嫩綠,葉片飽滿,藥效成分積累充足。特別是在清明節(jié)前后,艾草的香氣最為濃郁,是制作艾灸、艾葉茶等傳統(tǒng)藥材的理想選擇。
-
夏季采收:夏季,特別是端午節(jié)前后(6月初),艾草生長達到鼎盛期,植株高大,葉片肥厚,藥效成分更加豐富。此時采收的艾草不僅適合藥用,還常用于驅蚊、凈化空氣等民俗活動。夏季高溫多濕,艾草中的揮發(fā)油含量較高,更有利于提取精油等產品。
-
秋季采收:雖然秋季也可以采收艾草,但此時艾草已進入生長末期,植株開始逐漸枯黃,藥效成分有所下降。對于一些特定用途,如制作艾絨、艾條等,秋季采收的艾草同樣具有一定的價值。
-
冬季采收:冬季艾草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藥效成分積累較少。冬季一般不推薦采收艾草。但在某些地區(qū),人們會利用冬季干燥的氣候條件,將之前采收的艾草進行晾曬、儲存,以備不時之需。
采收注意事項
- 選擇晴天:采收艾草應選擇晴朗干燥的天氣,避免雨后或露水未干時采收,以免影響艾草的品質。
- 采收部位:主要采收艾草的地上部分,包括莖、葉。對于藥用目的,通常只保留嫩莖和葉片;而對于制作艾絨、艾條等,則需要整個植株。
- 采收時間:早晨露水干后至中午前為采收時間,此時艾草中的揮發(fā)油含量較高。
- 采收方法:使用剪刀或鐮刀從植株基部剪取,留出根部以便來年繼續(xù)生長。
- 后續(xù)處理:采收后的艾草應及時晾曬或烘干,以保持其藥效和香氣。晾曬時應選擇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暴曬導致藥效損失。
通過合理選擇采收季節(jié)和方法,可以確保艾草的質量和藥效,更好地發(fā)揮其在醫(yī)藥、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