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和地域差異,已知的艾草種類大約有200多種。艾草屬于菊科蒿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在中國,艾草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不僅用于中藥,還被廣泛應用于食療、香料以及民俗活動中。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艾草種類及其特點:
-
普通艾(Artemisia argyi):又稱為艾葉、艾蒿,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種艾草。其葉片呈灰綠色,背面有白色絨毛,具有濃郁的香氣。在中醫中,普通艾被用于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等。
-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又稱黃花蒿、苦蒿,與普通艾相比,青蒿的葉子更為細長,顏色偏綠,味道較苦。青蒿含有青蒿素,對瘧疾有顯著療效。
-
牛至艾(Artemisia absinthium):原產于歐洲,也稱苦艾、洋艾,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至艾的葉子較小,呈銀灰色,具有強烈的苦味和獨特的香氣,常用于制作苦艾酒。
-
白艾(Artemisia lactiflora):又稱乳白蒿,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白艾的葉子較大,顏色較淺,花朵為白色或淡黃色,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
小葉艾(Artemisia capillaris):又名茵陳蒿,是一種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小葉艾的葉子細小,花序為圓錐形,常被用來治療肝膽疾病。
-
蒙古艾(Artemisia frigida):生長于中國北方及蒙古國等地的干旱草原上,耐寒性強,植株矮小,葉子細長,是當地牧民常用的飼料之一。
-
香艾(Artemisia annua):即青蒿,近年來因發現其提取物青蒿素能有效治療瘧疾而受到廣泛關注。
-
日本艾(Artemisia princeps):在日本及朝鮮半島較為常見,與普通艾相似,但葉片更大更厚實,常用于制作傳統日式點心“草餅”。
-
地中海艾(Artemisia herba-alba):廣泛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國家,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其葉子富含揮發油,可用于驅蟲。
-
俄羅斯艾(Artemisia tilesii):分布于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植株高大,葉子寬大,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
這些只是艾草大家族中的一部分成員,實際上還有很多未被充分研究和利用的種類。不同種類的艾草在形態特征、生長環境、藥用價值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實際應用時需要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品種。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