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土壤: 在陽臺上種植艾草苗時,首先需要選擇一個適合的容器,如花盆、種植箱等。容器底部要有足夠的排水孔以防止積水。然后選擇透氣性好、肥沃的土壤,可以使用通用的園藝土混合一些珍珠巖或蛭石來增加排水性和透氣性。
2. 艾草苗的選擇與處理: 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健康的艾草苗或者自己繁殖。如果是購買的,要挑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幼苗;如果是自繁,則可以選擇分株法或扦插法進行繁殖。將選好的艾草苗輕輕放入準備好的土壤中,注意不要損傷根系。
-
植株間距:根據容器大小合理安排植株之間的距離,一般每株之間保持15-20厘米左右的空間,以便于它們充分伸展枝葉并吸收養分。
-
澆水與施肥:艾草耐旱不耐濕,澆水時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即表層土壤干燥后再澆水,避免長時間積水導致根部腐爛。生長期可適當施用一些復合肥料促進生長,但不宜過量。
-
光照需求:艾草喜光,應將容器置于光照充足的位置,如南向或西向的陽臺,每天至少保證6小時以上的直射陽光。
-
溫度管理:艾草適應性強,能耐受一定的低溫和高溫,但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如夏季高溫、冬季嚴寒)需要注意防護措施,比如夏季遮蔭降溫、冬季移至室內保暖。
-
定期修剪:為了保持艾草良好的形態和促進新芽的萌發,建議定期對老葉、枯葉及過長的枝條進行修剪。這不僅有助于植物健康生長,還能提高觀賞價值。
-
病蟲害防治:雖然艾草具有較強的抗逆性,但仍需注意觀察是否有病蟲害發生,一旦發現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治理,如使用生物農藥或物理方法去除害蟲。
-
收獲與利用:當艾草長到一定高度時即可開始收割,通常在春季末夏初為時期。收割后可晾干保存,用于制作艾灸條、香包等傳統用途,也可以作為食材加入菜肴中增添風味。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