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種類繁多,全球已知的艾草種類大約有200多種。這些種類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溫帶和寒帶地區,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在中國,艾草是傳統中草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下面將詳細介紹幾種常見的艾草種類及其特點:
-
普通艾草(Artemisia vulgaris):又稱臭艾、苦艾,是最常見的艾草種類之一,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其植株高可達1-2米,葉片呈羽狀分裂,花序為圓錐形,秋季開花。普通艾草具有較強的藥用價值,常用于驅蚊、殺菌、消炎等。
-
白艾(Artemisia argyi):又稱香艾、白蒿,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與普通艾草相比,白艾的葉片較為寬大,表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毛,因此得名。白艾具有濃郁的香氣,是制作艾條、艾灸的主要原料之一。
-
藍艾(Artemisia absinthium):又稱苦艾、洋艾,原產于歐洲,后引入中國。藍艾植株矮小,葉片細長,呈銀灰色,具有強烈的苦味。在歐洲,藍艾被用于制作苦艾酒,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
-
黃花艾(Artemisia annua):又稱青蒿,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印度、非洲等地。黃花艾的葉片狹長,夏季開花,花朵黃色。近年來,黃花艾因含有抗瘧疾成分青蒿素而受到廣泛關注。
-
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又稱薰衣草艾,主要分布于中國北方地區。野艾植株矮小,葉片呈線形,花序為穗狀,具有淡淡的薰衣草香味。野艾常用于制作香包、驅蟲等。
-
小葉艾(Artemisia sieversiana):又稱細葉艾,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地區。小葉艾植株低矮,葉片細小,花序為圓錐形,秋季開花。小葉艾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耐旱性,常用于荒漠化治理。
-
日本艾(Artemisia princeps):又稱日本苦艾,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鮮半島及中國東北地區。日本艾植株高大,葉片呈羽狀分裂,花序為圓錐形,秋季開花。在日本,日本艾常用于制作傳統食品“艾餅”。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艾草種類外,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艾草,如俄羅斯艾(Artemisia campestris)、北美艾(Artemisia ludoviciana)等。這些艾草種類在形態、生長習性、藥用價值等方面各有特點,廣泛應用于醫藥、香料、園藝等領域。
艾草作為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和經濟作物,在全球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分布和應用。不同種類的艾草各具特色,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