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本地艾草品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白艾(Artemisia argyi):這是在廣州地區最為常見的艾草品種之一。白艾的葉片背面覆蓋著一層白色的絨毛,因此得名。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耐旱性,廣泛分布于廣州的山地、田野和路邊。在傳統中醫中,白艾被用來驅寒暖宮、調理月經等。
-
青艾(Artemisia carvifolia):與白艾相比,青艾的葉子顏色更綠,且表面較為光滑。這種艾草在廣州的分布也相當廣泛,尤其是在濕潤的環境中更為常見。青艾同樣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常用于治療風濕痛、跌打損傷等癥狀。
-
野艾(Artemisia lavandulifolia):野艾在廣州地區的野外生長較多,特別是在荒地、山坡上可以見到其身影。該品種的植株較高大,葉片細長而密集,散發出特有的香氣。野艾不僅可用作藥材,還是一種優良的蜜源植物。
-
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雖然嚴格意義上不屬于艾草屬,但因其具有類似艾草的功效而被歸類在一起討論。艾納香在廣州也有一定分布,尤其在溫暖潮濕的地方更容易發現。其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紅腳艾(Artemisia scoparia):此品種在廣州的分布相對較少,主要見于海拔較高的山區。紅腳艾的特點是莖部呈紅色或紫紅色,葉片較小,質地較硬。在民間醫學中,紅腳艾被認為對治療肝膽疾病有一定效果。
這些艾草品種不僅為廣州地區增添了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同時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寶貴的自然資源。它們在傳統醫藥、食品加工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采集和使用野生艾草時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好自然環境,避免過度采摘導致物種資源枯竭。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