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艾草的種類與產地并不完全相同。艾草作為一種廣泛分布的植物,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品種,這些品種在形態、藥效上都有所差異,而它們的分布也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
普通艾(Artemisia argyi):這是最常見的艾草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日本、朝鮮半島等地。普通艾草葉片背面覆蓋著白色的絨毛,具有較強的芳香氣味,常用于制作艾灸材料。
-
白蒿(Artemisia capillaris):又名茵陳蒿,廣泛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南方、日本、韓國等地區。與普通艾相比,白蒿的葉子較為細長,顏色偏綠,主要用于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等方面。
-
野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主要生長于中國東北、華北以及蒙古國等地的干旱或半干旱區域。該種艾草植株矮小,葉子形狀類似薰衣草,散發出獨特的香氣,具有良好的驅蟲效果。
-
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原產于歐洲及中亞地區,后被引入北美洲和澳大利亞。苦艾含有較高的揮發油成分,味道極苦,可用于制作酒精飲料或作為草藥使用,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
香艾(Artemisia princeps):又稱日本艾,主要分布在東亞,如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的部分地區。香艾葉片寬大,質地較厚,香氣濃郁,是制作傳統日式點心——草餅的主要原料之一。
雖然上述五種艾草都屬于同一屬(Artemisia),但它們各自擁有獨特的特征和用途,并且其自然分布范圍也存在明顯區別。不同種類的艾草確實與其產地有著密切的關系。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