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北美洲。在中國,艾草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艾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中醫藥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詩經》中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記載,說明早在周朝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采集艾草了。到了漢代,艾草已經被廣泛用于醫療保健,《神農本草經》中就將艾草列為上品藥材,認為其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唐代的《千金要方》、宋代的《本草綱目》等醫學著作中,也都有對艾草藥用價值的詳細描述。
除了醫藥用途外,艾草還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特別是在端午節期間,民間有懸掛艾草以驅邪避疫的習俗。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當時人們認為艾草能夠驅趕蚊蟲、凈化空氣,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習俗逐漸演變為一種象征性的文化活動,成為端午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艾草還被用于制作香料、染料以及食品等。在一些地方,人們會用艾草制作艾葉餅、艾葉茶等美食,不僅味道獨特,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艾草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因此艾草也被開發成多種保健品和日用品,如艾灸條、艾草沐浴露等。
艾草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植物,不僅在中國的醫藥、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其潛在的價值正逐漸被更多人所認識和利用。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