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種子一般在每年的秋季9-10月份成熟后進行收獲。艾草植株已經(jīng)完成了整個生長周期,種子也完全成熟,顏色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或深褐色,質(zhì)地變硬。
-
選擇合適的時間:艾草種子的收獲時間取決于其生長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通常情況下,當艾草花序上的小花大部分凋謝,種子開始變色并逐漸干燥時,即為收獲期。過早收獲會導致種子未充分發(fā)育,影響發(fā)芽率;過晚則可能因自然因素如風、雨等導致種子散落。
-
觀察種子狀態(tài):在接近收獲期時,應定期檢查艾草植株上的種子狀態(tài)。可以通過輕輕搖晃花序,聽是否有輕微的沙沙聲,這表明種子已開始干燥。取少量種子用手揉搓,若能輕易脫落且表面光滑,則說明種子已達到收獲標準。
-
正確的收獲方法:使用剪刀或鐮刀從基部將整株艾草割下,避免直接用手拉扯,以免損傷植株。將割下的艾草倒掛在通風良好、陰涼干燥處晾干數(shù)日,直至種子完全脫水。期間可適當翻動,確保均勻干燥。
-
脫粒與篩選:待艾草徹底干燥后,用手輕輕拍打或用棍棒輕敲花序部分,使種子自然脫落。收集下來的種子需進一步篩選去除雜質(zhì),如葉片、莖稈碎片等,以提高純度。
-
儲存條件:經(jīng)過篩選后的艾草種子應儲存在干凈、密封的容器中,放置于低溫、干燥、避光的環(huán)境中保存,以防霉變和蟲害。良好的儲存條件有助于延長種子壽命,保持較高的發(fā)芽率。
適時收獲并妥善處理艾草種子是保證其品質(zhì)的關鍵步驟。正確掌握這些技巧,不僅能夠獲得高質(zhì)量的種子資源,也為后續(xù)的種植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chǎn)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