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艾草時,保持土壤微濕即可,避免積水導致根部腐爛。艾草是一種耐旱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不高,過多的水分反而容易導致其生長不良。
-
澆水頻率:在生長季節(春季至秋季),當表層土壤干燥時可以進行澆水,通常每周澆水1-2次,具體頻率根據天氣狀況和土壤排水性調整。冬季則需減少澆水次數,保持土壤偏干狀態。
-
水量控制:每次澆水應確保水分能夠充分滲透到土壤深處,但又不至于造成積水。對于盆栽艾草而言,建議使用浸盆法,即將花盆底部置于水中約10分鐘,讓土壤從下往上吸水,之后將多余的水分倒掉。
-
環境因素: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會影響艾草的需水量。在干旱或高溫地區,可能需要增加澆水次數;而在多雨濕潤的地方,則要適當減少澆水,防止根系因過度潮濕而受損。
-
觀察植株狀態:定期檢查艾草的葉片顏色與形態,若出現萎蔫、黃化等現象,可能是缺水或過濕的表現,應及時調整澆水策略。
-
改善土壤排水性:為了保證良好的排水性能,可以在種植艾草時混入適量的珍珠巖、蛭石或者沙子,提高土壤透氣性和排水能力。
-
避免直接澆灌葉面:盡量將水澆在土表,避免長時間濕潤葉面,以防病害發生。
種植艾草時應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即在土壤表面看起來干燥后再進行適度澆水,同時注意觀察植株生長情況及周圍環境變化,靈活調整管理措施。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