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種子非常細小,呈橢圓形或卵形,顏色為棕褐色至黑色,表面光滑或略帶網紋,直徑約0.5-1毫米。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屬于菊科蒿屬植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種子通常在秋季成熟,花期過后,艾草的花朵會逐漸枯萎,形成含有種子的小果,這些小果被
艾草種子非常細小,呈橢圓形或卵形,顏色為棕褐色至黑色,表面光滑或略帶網紋,直徑約0.5-1毫米。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屬于菊科蒿屬植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種子通常在秋季成熟,花期過后,艾草的花朵會逐漸枯萎,形成含有種子的小果,這些小果被稱為瘦果。艾草的瘦果非常輕,容易隨風傳播,這也是艾草能夠廣泛分布的原因之一。
艾草種子的特征
- 大小與形狀:艾草種子非常細小,長度大約在0.5-1毫米之間,寬度約為0.3-0.5毫米,形狀多為橢圓形或卵形。
- 顏色與表面:種子的顏色從棕褐色到黑色不等,表面平滑或有細微的網狀紋理,這有助于種子在自然環境中更好地附著于土壤或其他載體上。
- 結構:艾草種子的外殼較薄,內部包含胚和少量的胚乳,胚是未來植物生長發育的基礎。
- 發芽條件:艾草種子對光照有一定的需求,通常需要淺層覆蓋土壤,以促進其發芽。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5-25℃,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提高發芽率。
- 繁殖方式:除了通過種子繁殖外,艾草還可以通過分株、扦插等方式進行無性繁殖,但種子繁殖是其自然狀態下最主要的繁殖方式。
艾草種子的應用
艾草種子不僅具有生態價值,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艾草全草可入藥,用于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等,而艾草種子雖然在傳統應用中不如葉子和莖部常見,但在特定條件下,如作為野生植物資源的保存和研究對象,也有其獨特的意義。
注意事項
在收集和處理艾草種子時,應避免過度采集,以免影響野生艾草種群的自然更新。種植艾草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環境,避免其成為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