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種子非常細小,呈橢圓形或卵形,顏色為棕褐色至黑色,表面有光澤,且帶有細微的網紋或條紋。
艾草(Artemisia argyi)屬于菊科蒿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地區,如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其種子通常在秋季成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以下是關于艾草種子的一些更詳細的描述:
-
大小與形狀:艾草種子非常細小,長度大約在0.5-1毫米之間,寬度約為0.3-0.6毫米,形狀多為橢圓形或卵形,有些品種的種子可能會稍微扁平一些。
-
顏色與質地:成熟的艾草種子顏色從淺棕色到深棕色乃至接近黑色不等,這取決于具體品種及其生長環境。種子表面光滑而有光澤,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上面覆蓋著細微的網狀紋理或是縱向排列的細條紋,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種子的識別度。
-
內部結構:剝開艾草種子的外殼后,可以看到內部含有胚乳和一個微小的胚芽,胚乳為白色,富含營養物質,能夠為種子萌發初期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胚芽則是未來植物體的雛形,包括根、莖和葉的原始部分。
-
繁殖特性:艾草主要通過種子進行繁殖,但也可以利用分株或者扦插的方式實現。由于其種子體積較小,播種時通常需要混沙播撒以確保均勻分布,并保持土壤濕潤直至幼苗出土。
-
儲存條件:為了保證艾草種子的發芽率,應將其儲存在干燥通風、溫度較低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適宜的儲存溫度一般在5-10℃左右,相對濕度不超過50%。
-
用途與價值:艾草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在中醫中被用來驅寒暖宮、調理月經等,同時它的種子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某些地區會將艾草種子作為特色農產品銷售,用于制作傳統食品或工藝品。
艾草種子雖小卻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信息,對于研究植物學、生態學以及中醫藥學等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