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果實和種子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是一種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蒿屬。艾草不僅在傳統醫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園藝、香料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其果實和種子具有獨特的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1. 果實特點類型:艾草的果實為瘦果
艾草的果實和種子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是一種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蒿屬。艾草不僅在傳統醫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園藝、香料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其果實和種子具有獨特的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1. 果實特點
- 類型:艾草的果實為瘦果,是一種干果,不開裂,內含一粒種子。
- 外觀:果實較小,呈長圓形或倒卵形,表面光滑或有細微的縱紋,顏色通常為黃褐色至深棕色。
- 大小:長度約1-2毫米,寬度約為0.5-1毫米。
- 成熟期:一般在秋季成熟,成熟后的果實會從植株上脫落,隨風傳播。
2. 種子特點
- 結構:艾草的種子無胚乳,胚直立,由胚根、胚軸和兩片子葉組成。
- 外觀:種子細小,形狀與果實相似,但更為輕盈,便于風力傳播。
- 顏色:種子顏色多為淡黃色或淺棕色,表面光滑。
- 大小:種子長度約為1毫米左右,寬度約為0.5毫米。
- 萌發條件:艾草種子對光照有一定的需求,適宜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萌發。一般在春季播種,土壤溫度達到15-20℃時,種子即可順利發芽。
3. 生物學特性
- 繁殖方式:艾草主要通過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同時也能通過分株等方式進行無性繁殖。
- 適應性強:艾草種子具有較強的耐旱、耐寒能力,能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生長,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為適宜。
- 傳播方式:果實成熟后,種子容易隨風傳播,也可通過動物活動、水流等途徑擴散到新的生長地點。
- 休眠機制:部分艾草種子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處理或化學物質刺激才能打破休眠,促進萌發。
4. 應用價值
- 藥用價值:艾草的果實和種子含有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風濕痹痛、月經不調等疾病。
- 食用價值:在一些地區,艾草的嫩葉和幼苗可作為野菜食用,而其種子則可用于制作調味品或食品添加劑。
- 生態價值:艾草作為一種野生植物,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增加生物多樣性,對于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具有積極作用。
艾草的果實和種子不僅具有豐富的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還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和開發。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