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艾草種類繁多,已知的艾草種類大約有20多種。這些艾草主要屬于菊科蒿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的各個省份,尤其在華北、華中和西南地區較為常見。下面是一些常見的艾草種類及其特點:
-
普通艾(Artemisia argyi):又稱為艾葉、艾蒿,是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艾草。其葉片背面密被白色絨毛,具有濃郁的香氣,常用于傳統醫學和端午節習俗。
-
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與普通艾相似,但植株較高大,葉片較為細長,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
-
黃花蒿(Artemisia annua):又稱青蒿、黃蒿,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瘧疾作用,提取物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有效藥物之一。
-
白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植株低矮,葉片呈灰綠色,具有較強的耐旱性和適應性,多見于干旱半干旱地區。
-
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又稱綿茵陳、豬毛蒿,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嫩苗可食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
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雖然不屬于蒿屬,但在中國南方地區也被稱為艾草,因其葉子具有特殊的香味而被用于藥用或香料。
-
牛至(Origanum vulgare):同樣不屬于蒿屬,但在某些地方也被稱作野艾草,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
-
石艾(Artemisia selengensis):主要生長在巖石縫隙中,適應性強,可用于園林綠化。
-
小葉艾(Artemisia scoparia):植株較小,葉片細長,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緣。
-
大葉艾(Artemisia verlotiorum):葉片較大,質地較厚,常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還有如短穗艾、長穗艾、細葉艾等多種變種,它們在形態上存在差異,但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艾草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也是現代醫藥研究的寶貴資源。不同種類的艾草因其獨特的化學成分,在民間療法、中藥配方以及新型藥物開發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