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主要分為兩種: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和野艾草(Artemisia vulgaris)。
-
普通艾草(Artemisia argyi):這種艾草在中國分布廣泛,特別是在北方地區(qū)更為常見。它的葉片呈灰綠色,背面密被白色絨毛,葉片形狀為羽狀深裂,裂片細長。普通艾草具有較強的藥用價值,常用于中醫(yī)治療風寒濕痹、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疾病。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人們會將普通艾草懸掛在門上或佩戴在身上,以驅(qū)邪避疫。普通艾草還是一種重要的香料植物,其獨特的香氣可以驅(qū)蚊蟲。
-
野艾草(Artemisia vulgaris):野艾草又稱為“臭艾”、“苦艾”,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及北美洲的溫帶地區(qū)。與普通艾草相比,野艾草的葉片顏色更綠,形狀為卵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野艾草同樣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胃痛、感冒等癥狀。野艾草也是一種良好的園林觀賞植物,其耐旱、耐貧瘠的特點使其成為城市綠化中常用的植物之一。野艾草還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價值,可以提取精油用于制作香水、香皂等日化產(chǎn)品。
除了上述兩種艾草外,還有其他種類的艾草如藏艾(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白艾(Artemisia lactiflora)等,但普通艾草與野艾草是較為常見且應用廣泛的兩種。不同種類的艾草在形態(tài)特征、生長環(huán)境以及用途方面存在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艾草資源。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chǎn)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