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Artemisia argyi)**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蒿屬。它在民間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傳統醫學和民俗文化中。艾草具有獨特的香氣,其葉片呈灰綠色,背面覆蓋著白色的絨毛,這些特征使得它與其他野草相比更加容易辨識。
艾草的形態特征
- 植株高度:艾草可以長到1米左右高。
- 葉子:葉子分裂成細長的小葉,形狀類似羽毛,顏色為灰綠色或暗綠色,葉背密布白色絨毛。
- 花序:秋季開花,花小而密集,形成圓錐狀花序,顏色多為黃色或淡黃色。
- 根系:根莖發達,能夠幫助植物在干旱條件下生存。
與艾草相似的野草
-
蒿子(Artemisia annua):又名青蒿、黃花蒿,是一種一年生植物,與艾草同屬不同種。蒿子的葉子也分裂成許多小葉,但顏色更偏綠,沒有艾草那么濃烈的香味。蒿子在現代醫學中有重要的應用,特別是用于提取抗瘧疾藥物青蒿素。
-
野艾(Artemisia vulgaris):又稱臭艾、苦艾,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廣泛。它的葉子比艾草更寬大,邊緣有鋸齒,葉面綠色,背面有白色絨毛。野艾散發出一種特殊的苦味香氣,常被用來驅蟲。
-
香薷(Elsholtzia ciliata):雖然不屬于蒿屬,但香薷也是一種常見的野生草本植物,具有清新的香氣。它的葉子較艾草更小、更圓,邊緣有細小的鋸齒,花序為紫色或粉紅色,與艾草相比,香薷更多地被用作調味料和茶飲原料。
-
牛至(Origanum vulgare):又稱奧勒岡、馬郁蘭,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牛至的葉子較小,呈卵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片兩面均為綠色,無白色絨毛。牛至具有濃郁的香氣,主要用于烹飪調味。
結論
艾草及其相似野草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它們在外形上存在一些共同點,如葉片分裂、具有特殊香氣等,但也各自擁有獨特的形態特征和用途。了解這些植物之間的區別有助于我們在野外識別和利用它們。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