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葉子呈羽狀深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屬于菊科蒿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及歐洲部分地區。其葉子具有以下特點:
-
顏色與質地:艾草的葉子通常為灰綠色或淡綠色,背面密被白色絨毛,觸感柔軟。這種獨特的顏色和質感是艾草識別的重要特征之一。
-
形狀與結構:葉片細長,基部逐漸變窄成柄,頂端尖銳;葉緣鋸齒明顯,但并不鋒利。主脈清晰可見,側脈多而細密,形成網狀分布。
-
生長習性:艾草的葉子對生或互生,隨著植株高度的增長,上部的葉子會變得相對較小且分裂程度減輕,而下部的老葉則可能完全枯萎脫落。
-
季節變化:春季新芽萌發時,幼嫩的葉子顏色偏淺,質地較為柔嫩;進入夏季后,隨著氣溫升高,葉子的顏色逐漸加深,表面覆蓋的絨毛也更加濃密;秋季來臨,部分老葉開始黃化直至干枯。
-
藥用價值:艾草全草均可入藥,尤其以干燥后的葉片最為常用。傳統中醫認為,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除濕等功效,常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腹痛腹瀉等癥狀。
艾草的葉子不僅形態獨特,而且在民間醫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該植物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