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蘭、白芷、蒼術、艾葉 是我國傳統中藥中常見的幾種藥材,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性與功效,在中醫臨床應用廣泛。以下是這四種藥材的詳細介紹:1. 佩蘭來源:為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歸經:辛、平;歸脾、胃
佩蘭、白芷、蒼術、艾葉 是我國傳統中藥中常見的幾種藥材,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性與功效,在中醫臨床應用廣泛。以下是這四種藥材的詳細介紹:
1. 佩蘭
- 來源:為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
- 性味歸經:辛、平;歸脾、胃經。
- 功能主治:主要功能為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用于治療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等癥。
-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2. 白芷
- 來源:傘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 dahurica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根。
-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大腸經。
- 功能主治: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燥濕止帶的功效。常用于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及婦女白帶過多等癥狀。
-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3. 蒼術
- 來源:菊科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蒼術(A. chinensis (DC.) Koidz.)的根莖。
-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經。
- 功能主治:能健脾燥濕、祛風散寒。適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瀉、水腫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 使用注意:過量服用可能導致口干舌燥,長期大量使用需謹慎。
4. 艾葉
- 來源: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干燥葉。
-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肝、脾、腎經。
- 功能主治: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暖宮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后腹痛及外傷出血等病癥。艾灸是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熱量刺激人體穴位,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使用注意:孕婦禁用;皮膚過敏者慎用。
佩蘭、白芷、蒼術、艾葉均屬于溫性藥物,各自側重于不同的治療領域,如化濕、散寒、止痛、止血等,但使用時應注意個體差異和適應癥,遵循醫囑合理用藥。
品名:白芷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