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與山藥干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植物來源、藥用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作用以及應用范圍不同。
-
植物來源:白芷(學名:Angelica dahurica)是傘形科當歸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山藥(學名:Dioscorea opposita)則是薯蕷科薯蕷屬的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兩種植物在形態上差異顯著,白芷植株高大,葉片分裂,花白色;山藥則以地下塊莖發達著稱,地上部分為藤蔓狀。
-
藥用部位:白芷主要使用其干燥根部入藥,呈長圓柱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斷面白色或淡黃色,有香氣,味辛、微苦。山藥干則采用其地下塊莖部分,經過清洗、切片、曬干等加工步驟制成,外觀為不規則的厚片,顏色從白色到淡黃色不等,質地堅硬,無特殊氣味,口感略甜。
-
性味歸經:根據中醫理論,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發散風寒、通竅止痛、燥濕止帶的功效;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能夠健脾益氣、養陰潤肺、固腎澀精。
-
功效作用:
- 白芷常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癥狀,同時也可用于女性婦科疾病的調理,如白帶異常等。
- 山藥則更多地被應用于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瀉等問題,對于久病體虛、肺虛咳嗽及腎虛遺精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
應用范圍:兩者在臨床應用中各有側重。白芷多見于感冒類方劑和一些美容養顏的中藥配方中;而山藥因其溫和的性質,在日常食療保健方面應用廣泛,既可作為食材加入菜肴中食用,也能單獨煎湯服用以增強體質。
雖然白芷和山藥干都屬于中藥材范疇,但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種類、藥用部位、藥性和適應癥等方面。在實際使用時應根據具體病情和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藥材。
品名:白芷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