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屬于桔梗科沙參屬,學名為Adenophora stricta,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土人參通常生長在海拔200-2,500米的山地林下、灌叢中或草坡上,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主要特征
土人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屬于桔??粕硡伲瑢W名為Adenophora stricta,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及朝鮮半島等地。土人參通常生長在海拔200-2,500米的山地林下、灌叢中或草坡上,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
主要特征
- 根部:土人參的根呈長圓柱形,稍彎曲,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皺紋和支根痕,斷面白色,粉性。
- 莖葉:植株高30-10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被白色短柔毛。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或近全緣,葉柄短或無。
- 花果:花單生于葉腋或頂生,花冠鐘狀,藍紫色或淡紫色,花期7-9月。果實為蒴果,成熟時裂開,種子細小,黑色。
生長習性
土人參喜涼爽濕潤的環(huán)境,耐陰,不耐干旱。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在自然環(huán)境中,土人參常與其他植物共生,形成穩(wěn)定的生態(tài)群落。
用途
- 藥用價值:土人參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養(yǎng)陰生津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胃熱口渴等癥狀。其根部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黃酮等。
- 食用價值:部分地區(qū)將土人參作為野菜食用,其嫩葉和根部可炒食、煮湯或腌制。
- 觀賞價值:土人參的花朵美麗,可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栽觀賞。
栽培技術
- 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地塊,深耕細耙,施足基肥。
-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在春季播種,分株繁殖在秋季進行。
- 田間管理:保持土壤濕潤,適時除草、松土,追施適量的氮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 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常見害蟲,以及根腐病、葉斑病等病害。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土人參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草藥資源。土人參還象征著堅強和長壽,常被賦予美好的寓意。
土人參確實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還在園林綠化和文化傳承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