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又名黃水仙、喇叭水仙等,是一種屬于石蒜科水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產于歐洲西南部,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南部等地,但如今已經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成為許多
洋水仙(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又名黃水仙、喇叭水仙等,是一種屬于石蒜科水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產于歐洲西南部,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南部等地,但如今已經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春天的重要觀賞花卉之一。
形態特征
- 根莖:洋水仙具有粗壯的鱗莖,直徑通常在2-3厘米之間。
- 葉:葉子長條形,深綠色,光滑而有光澤,長度可達30-50厘米,寬度約1-2厘米。
- 花:花單生于莖頂,花色多為黃色或白色,其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其獨特的喇叭形花冠,外輪花瓣6片,呈星狀排列;內輪則形成一個較長的管狀結構,稱為副冠,顏色可能與外輪不同,增加了花朵的觀賞價值。洋水仙的花朵一般在春季開放,花期大約持續2-4周。
- 開花習性:正如題目所提到的,“洋水仙白天展開花”,這是因為洋水仙的花朵具有光周期反應,即它們傾向于在日出后逐漸張開,在傍晚時分閉合。這種特性不僅有助于保護脆弱的花蕊免受夜間低溫的影響,同時也可能與吸引特定時間段活動的傳粉者有關。
生態習性
- 洋水仙偏好涼爽濕潤的環境,耐寒性強,能夠抵御冬季的低溫。
- 它們適合種植在陽光充足或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
- 洋水仙通過種子繁殖和鱗莖分裂兩種方式進行自然擴散,同時也可以人工種植來增加數量。
文化意義
洋水仙不僅因其美麗的外觀受到人們的喜愛,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西方文化中,洋水仙常被視為希望、重生和新的開始的象征,特別是在經歷了漫長的冬季之后,洋水仙的盛開給人們帶來了春天到來的好消息。由于其花朵朝向太陽的特點,也被賦予了追求光明、積極向上等美好寓意。
洋水仙以其獨特的形態美和生態習性成為了春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也是園藝愛好者們不可或缺的觀賞植物之一。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