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中,具有香味且易于養護的品種包括“Tête-à-Tête”(頭碰頭)和“February Gold”(二月金)。
洋水仙(Narcissus),又名黃水仙、喇叭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屬植物的統稱,原產于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地區,現廣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洋水仙以其優雅的姿態、豐富的花色和獨特的香氣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部分品種不僅擁有迷人的香味,還非常容易養護,非常適合家庭園藝愛好者種植。
-
Tête-à-Tête(頭碰頭):這是一種迷你型洋水仙,高度一般在20-30厘米左右,花朵小巧玲瓏,呈金黃色,中心為小喇叭狀,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該品種適應性強,耐寒性好,對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良好即可,適合盆栽或地栽。春季開花,花期長達數周,是早春花園中的明星植物之一。
-
February Gold(二月金):此品種同樣屬于小型洋水仙,株高約25-35厘米,花色為明亮的黃色,單朵或多朵聚生于莖頂,花香濃郁,能夠吸引蜜蜂等傳粉昆蟲。它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即使在較冷的氣候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開花。適合在庭院、花壇或容器中種植,作為觀賞植物使用。
除了上述兩種外,還有一些其他值得推薦的香型洋水仙品種:
- Thalia(塔莉亞):白色花瓣搭配淡雅的芳香,植株高度適中,約40-50厘米,適合布置在花園邊緣或者作為切花材料。
- Geranium(天竺葵):花色為白色帶橙紅色斑點,香氣宜人,植株高度約為30-40厘米,既可地栽也可盆栽。
- Cragford(克雷福德):深橙紅色花朵,香味獨特,株高約45厘米,耐寒能力強,適合北方地區種植。
養護要點:
- 洋水仙喜光,應選擇光照充足的位置種植;
- 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避免積水導致球根腐爛;
- 種植前可施入適量基肥,促進根系發育;
- 生長期保持適度濕潤,但忌水澇;
- 花后及時剪除枯萎的花梗,保留葉片直至自然枯黃,以利于球根積累養分;
- 冬季寒冷地區,需采取防寒措施保護球根安全越冬。
“Tête-à-Tête”與“February Gold”是兼具香味與易養護特性的洋水仙品種,非常適合初學者嘗試種植。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