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也被稱為黃水仙、喇叭水仙等,是一種原產于歐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石蒜科水仙屬。關于“洋水仙只有上半截葉子”的說法并不準確,下面將對洋水仙的形態特征進行詳細介紹,以澄清這一誤解。
洋水仙的形態特征
-
根系:洋水仙擁有肉質的鱗莖,這些鱗莖是其地下部分,可以儲存水分和養分,幫助植物度過不利的環境條件,如干旱或寒冷的冬季。
-
葉子:洋水仙的葉子從基部生長出來,呈線形或帶狀,長度通常在20-40厘米之間,寬度約為5-15毫米。葉子的顏色為鮮綠色,質地較厚,表面光滑。葉子并非只長在植株的上半部分,而是從地面直接生長出來,沿著植株的基部向上延伸。
-
花序與花朵:春季時,從鱗莖中會伸出一個或多個花葶,花葶的高度一般與葉子相近或稍高一些,頂端形成傘形花序,每序可開1至數朵花。花朵由6個花瓣組成,中央有一個明顯的杯狀或喇叭狀結構,稱為副冠,顏色多為黃色,但也有白色或其他變種。
-
果實與種子:開花后,洋水仙會結出蒴果,內含黑色的種子。成熟后的蒴果會裂開,釋放種子。
生長習性
- 洋水仙偏好陽光充足且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
- 它們耐寒性強,能夠在溫帶地區自然越冬。
- 春季是洋水仙的主要生長和開花期,而夏季則進入休眠狀態。
“洋水仙只有上半截葉子”這一描述顯然是不正確的。洋水仙的葉子是從地面開始生長,貫穿整個植株的高度,而不僅僅局限于上半部分。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洋水仙的形態特征及其生長習性。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