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是一種有毒植物,屬于石蒜科水仙屬,原產于歐洲、北非和西亞地區。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種植在花園中作為觀賞植物。洋水仙的毒性主要來源于其根莖和葉片中的
洋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是一種有毒植物,屬于石蒜科水仙屬,原產于歐洲、北非和西亞地區。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種植在花園中作為觀賞植物。洋水仙的毒性主要來源于其根莖和葉片中的生物堿,特別是其中的毒藜蘆堿(lycorine)和其他一些化合物。
毒性成分
- 毒藜蘆堿(Lycorine):這是洋水仙中最主要的有毒成分,具有強烈的催吐作用,可以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
- 加蘭他敏(Galantamine):雖然加蘭他敏在醫療上有一定的應用,如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但它在高劑量下也有毒性。
- 其他生物堿:包括那可汀(narciclasine)和那可寧(narcissine),這些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中毒癥狀
- 消化系統反應:攝入洋水仙的任何部分后,最常見的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嚴重時可能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
- 神經系統影響:高劑量的洋水仙毒素可以引起頭暈、頭痛、嗜睡甚至昏迷。
- 皮膚接觸反應:接觸洋水仙的汁液可能導致皮膚紅腫、瘙癢和皮疹,這種現象被稱為“水仙皮炎”(daffodil dermatitis)。
防護措施
- 避免食用:絕對不要食用洋水仙的任何部分,尤其是根莖。
- 佩戴手套:處理洋水仙時應佩戴手套,以防止皮膚接觸其汁液。
- 教育兒童:教育兒童不要觸摸或食用花園中的洋水仙。
- 寵物安全:確保寵物遠離洋水仙,特別是狗和貓,它們可能會誤食植物。
應急處理
- 立即停止接觸:如果皮膚接觸到洋水仙的汁液,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 催吐:如果不慎攝入,應立即催吐并盡快就醫。
- 就醫:出現中毒癥狀時,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可能攝入了洋水仙。
其他用途
盡管洋水仙有毒,但其美麗的花朵使其成為受歡迎的觀賞植物。洋水仙的一些提取物在醫藥領域有應用,例如加蘭他敏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洋水仙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但同時有毒的植物,需要謹慎對待,尤其是在家庭和花園環境中。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