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又稱為黃水仙、喇叭水仙,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石蒜科水仙屬。原產于歐洲西部和西南部,包括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地,現在已被廣泛引種至世界各地。
形態特征
- 根莖:洋水仙具有短而粗的鱗莖,通常直徑在2-3厘米之間。
- 葉子:葉片線形或帶狀,長度可達40厘米,寬度約為1-2厘米,質地較厚,顏色為深綠色。
- 花:花單生于花葶頂端,花葶高度一般為30-60厘米?;ǘ涑事┒窢?,外輪花瓣6片,黃色;內輪花瓣形成一個明顯的喇叭形結構,顏色同樣為黃色但略深?;ㄆ诙嘣诖杭?,具體時間因地理位置而異。
- 果實與種子:果實為蒴果,成熟后會裂開,釋放出黑色的種子。
生長習性
洋水仙喜涼爽濕潤的環境,耐寒性強,不耐高溫和干旱。適宜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pH值以微酸至中性為宜。光照需求上,既可接受全日照也能適應半陰條件。
分布與栽培
該物種最初分布于歐洲,后來被引入北美、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在中國,洋水仙主要作為園林綠化和切花材料使用,常見于公園、庭院及花壇等處。
文化意義
在西方文化中,洋水仙常被視為春天到來的象征,代表著重生與希望。在希臘神話故事里,它還與自戀者納西索斯的故事相關聯,寓意著美麗卻短暫的生命。
經濟價值
除了美化環境的作用外,洋水仙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鱗莖含有多種生物堿,可用于制作鎮靜劑、止咳藥等藥物。不過這些成分也具有一定毒性,誤食可能導致中毒反應。
保護狀況
雖然洋水仙在全球范圍內分布廣泛,但在某些地區由于棲息地喪失等原因仍面臨威脅。部分國家將其列為受保護物種,限制采集和貿易活動,以確保其野生種群能夠得到妥善保護。
洋水仙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植物,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值得我們進一步了解和珍視。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