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水仙主要產于中國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地區,這里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地,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地處閩贛交界處,海拔高度在200至1500米之間,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8℃左右,年降水量約1800毫米,云霧繚繞,土壤肥沃,富含礦物質,尤其適合茶樹的生長。
武夷水仙的歷史
武夷水仙的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就已經開始種植。明清時期,隨著武夷茶的聲名鵲起,水仙茶也逐漸成為武夷巖茶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到了近現代,經過不斷的品種改良和技術革新,武夷水仙不僅保持了傳統特色,品質更是得到了顯著提升,成為了國內外茶葉市場上的佼佼者。
品質特征
武夷水仙以香氣高長、滋味醇厚著稱,其干茶條索緊結重實,色澤烏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香氣清雅持久,帶有蘭花香或果香,滋味甘醇滑順,回甘快而持久,葉底軟亮勻整。這些優良的品質特性,使得武夷水仙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
栽培技術
武夷水仙的栽培十分講究,一般選擇在春季或秋季進行種植,要求土壤pH值在4.5-5.5之間,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茶樹生長過程中,需定期修剪,促進分枝,提高產量。施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合無機肥,確保茶樹健康生長。采摘時,通常選取一芽二三葉的標準嫩梢,以保證原料的質量。
采摘與制作工藝
武夷水仙的采摘時間多集中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初,即谷雨前后。制作工藝包括萎凋、搖青、殺青、揉捻、干燥等環節,其中搖青是形成水仙特有香氣的關鍵步驟,通過多次輕重不同的搖動,使葉片邊緣產生輕微損傷,從而激發茶香。整個加工過程要求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以確保成品茶的質量。
文化價值
除了作為優質茶葉外,武夷水仙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武夷山區,幾乎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茶故事,這些故事往往與當地的山水風光、歷史傳說緊密相連,構成了武夷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品鑒武夷水仙也是一種生活藝術的體現,從選茶、煮水到泡茶、品茗,每一步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武夷水仙不僅是一種優質的茶葉產品,更是一張展現福建乃至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名片。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