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又稱為黃水仙、喇叭水仙等,是一種原產于歐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石蒜科水仙屬。它被廣泛種植作為觀賞植物,并且在春季開花時非常美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洋水仙確實含有毒素,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毒
洋水仙(學名: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又稱為黃水仙、喇叭水仙等,是一種原產于歐洲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石蒜科水仙屬。它被廣泛種植作為觀賞植物,并且在春季開花時非常美麗。洋水仙確實含有毒素,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
毒性成分
洋水仙中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最主要的有毒成分是石蒜堿(lycorine)和加蘭他敏(galanthamine)。這些化學物質主要存在于鱗莖中,但葉子和花也含有一定量的毒素。
- 石蒜堿:是一種強烈的催吐劑,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 加蘭他敏:雖然在醫療上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但如果誤食則可能導致中毒反應,如出汗、流涎、心跳減慢等。
中毒癥狀
如果人體攝入了洋水仙的部分,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 消化系統反應:包括口干、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 神經系統影響:頭暈、頭痛、嗜睡、肌肉無力、抽搐等。
- 心血管系統異常:心率不齊、血壓下降。
- 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
安全措施
為了防止洋水仙引起的中毒事故,應該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 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洋水仙的任何部分,尤其是鱗莖。
- 在處理或修剪洋水仙時佩戴手套。
- 教育兒童不要隨意摘食花園中的植物。
- 將洋水仙放在寵物無法觸及的地方。
- 一旦發生誤食,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并告知醫生患者可能攝入了洋水仙。
盡管洋水仙因其美麗的花朵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其潛在的毒性也不容忽視。正確地了解和對待這種植物,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享受它的美麗同時保證安全。
品名:水仙種球/盆栽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花量大,花期長。
種植量:4~8株/盆
種植期:秋冬/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