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草植物學名:白蛇草的學名為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屬于菊科、澤蘭屬。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達1-2米。根莖橫走,節間長。莖直立,多分枝,表面有細毛。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鋸齒。花期7-10月,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花冠白色或
白蛇草
- 植物學名:白蛇草的學名為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屬于菊科、澤蘭屬。
-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達1-2米。根莖橫走,節間長。莖直立,多分枝,表面有細毛。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鋸齒。花期7-10月,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花冠白色或淡紫色。
- 分布與生長環境:主要分布于中國東部及南部地區,如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常生于山坡、林緣、溪邊等濕潤環境中。
- 藥用價值:白蛇草全草入藥,味苦、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用于治療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癥狀。
- 其他用途:除了藥用外,白蛇草還可用作觀賞植物,其美麗的花朵和獨特的形態使其成為園林綠化的好選擇。
半枝蓮甘草
- 植物學名:半枝蓮甘草的學名為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屬于豆科、甘草屬。
-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根圓柱形,外皮紅棕色,內部黃色。莖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形或橢圓形。花期6-8月,總狀花序腋生,花冠藍紫色。
- 分布與生長環境: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地區,如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喜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沙質土壤中。
- 藥用價值:半枝蓮甘草根及根莖入藥,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咳嗽痰多、心悸失眠等癥狀。現代研究發現,甘草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甘草酸、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
- 其他用途:甘草不僅是重要的中藥材,還是食品工業中的甜味劑原料之一。在煙草、化妝品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
白蛇草與半枝蓮甘草均為我國傳統中藥資源,二者在形態特征、分布環境及藥用價值等方面各具特色。白蛇草主要用于清熱解毒、利濕消腫;而半枝蓮甘草則以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為主,二者均在臨床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