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半枝蓮、黃芩、赤芍 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四種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價值。下面將對這四種藥材的來源、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浙貝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的干燥鱗莖。性味歸經:味苦、甘,性寒;歸肺、心經。
浙貝、半枝蓮、黃芩、赤芍 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四種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價值。下面將對這四種藥材的來源、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浙貝
-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的干燥鱗莖。
- 性味歸經:味苦、甘,性寒;歸肺、心經。
- 功效主治:清熱化痰,散結消腫。用于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瘰疬、癰腫等癥。現代研究發現,浙貝還具有抗炎、鎮痛、抗腫瘤等作用。
半枝蓮
-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的全草。
-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涼;歸肝、胃、大腸經。
-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通淋。適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熱淋澀痛、癰腫瘡毒、蛇蟲咬傷等病癥。半枝蓮還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于輔助治療某些類型的癌癥。
黃芩
-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干燥根。
-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常用于治療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癥狀。研究表明,黃芩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黃芩苷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抗病毒及免疫調節功能。
赤芍
-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的干燥根。
- 性味歸經:味苦、酸,性微寒;歸肝經。
-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清肝明目,涼血止痛。主要應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跌打損傷、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疾病。赤芍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循環,對于緩解疼痛和消除炎癥有顯著效果。
浙貝、半枝蓮、黃芩、赤芍 四種草藥各有側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科等多個領域,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在使用時需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并遵循醫囑合理用藥。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