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黃芩屬。它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地區(qū),生長于山坡、路旁、田邊等濕潤環(huán)境中。以下是關于半枝蓮的詳細介紹:形態(tài)特征植株:半枝蓮高約10-40厘米,莖四棱形,通常分枝
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黃芩屬。它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地區(qū),生長于山坡、路旁、田邊等濕潤環(huán)境中。以下是關于半枝蓮的詳細介紹:
形態(tài)特征
- 植株:半枝蓮高約10-40厘米,莖四棱形,通常分枝。
- 葉子:對生,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
- 花:花序為輪傘花序,花冠二唇形,藍紫色或淡紫色,花期一般在夏季。
- 果實:小堅果,成熟后呈褐色。
生長習性
- 半枝蓮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耐陰,不耐干旱。
- 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
- 耐寒性強,能適應多種氣候條件。
分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如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 也見于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一些國家。
- 常生長在山坡、林緣、溝邊、田邊等濕潤環(huán)境中。
藥用價值
- 藥用部位:全草均可入藥,通常在夏秋季節(jié)采集,曬干備用。
-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尿消腫的功效。
- 應用:用于治療肝炎、膽囊炎、闌尾炎、乳腺炎、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等癥。
- 現(xiàn)代研究:研究表明,半枝蓮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揮發(fā)油、有機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
栽培技術
- 繁殖方法:可采用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
- 播種時間:春季或秋季。
- 管理要點:保持土壤濕潤,定期除草,適時追肥。
- 病蟲害防治: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等常見病蟲害。
文化意義
-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半枝蓮因其美麗的花朵和獨特的藥用價值,常被賦予吉祥、健康的象征意義。
- 詩詞歌賦中也常有提及,如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詠半枝蓮》:“半枝蓮子半枝開,一水荷花兩樣裁。”
注意事項
- 雖然半枝蓮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但在使用時應遵循醫(yī)囑,避免過量使用。
- 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應慎用。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全面了解半枝蓮的形態(tài)特征、生長習性、分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藥用價值、栽培技術和文化意義等方面的知識。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