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唐朝(618-907年),具體時間難以考證,但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可以大致推測出這一時期。菠菜原產于波斯(今伊朗),在公元647年左右,隨著絲綢之路的貿易交流,由中亞地區逐漸傳入中國
菠菜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唐朝(618-907年),具體時間難以考證,但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可以大致推測出這一時期。
菠菜原產于波斯(今伊朗),在公元647年左右,隨著絲綢之路的貿易交流,由中亞地區逐漸傳入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唐朝,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經濟文化繁榮的時代,與外界的交流頻繁,許多外來物種和文化都在這個時期被引入中國。
關于菠菜傳入中國的最早記錄,可以在唐代的《本草拾遺》中找到。該書由陳藏器編撰,成書于公元739年左右,其中提到菠菜具有“利五臟,通血脈”的功效,這表明菠菜在當時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并開始用于食療。
菠菜傳入中國后,因其營養價值高、適應性強而迅速在中國各地種植開來,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到了宋朝,菠菜已經廣泛分布于中國南北各地,其栽培技術和食用方法也更加成熟。明清兩代,菠菜更是成為了宮廷菜肴中的重要食材,受到皇室及貴族階層的喜愛。
總結來說,雖然確切的傳入時間無法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菠菜是在唐朝通過絲綢之路從波斯傳入中國,并在此后的幾個世紀里逐漸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品名:菠菜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產量高,抗性好,適應性強。
種植量:2~3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