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草叫野菠菜,學名叫做藜(Chenopodium album),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俗稱,如白藜、灰藜、野菠菜等。藜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藜科藜屬。這種植物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
形態特征
藜株高可達1-2米,莖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表面常帶有粉霜狀物質。葉片形狀多樣,從卵形到披針形不等,邊緣鋸齒狀或全緣,葉面綠色,背面常呈灰白色。花小,無花瓣,聚集成穗狀花序,果實為胞果,種子細小,黑色或棕色。
生長習性
藜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能在多種土壤類型中生長,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為適宜。它對光照要求不高,能耐半陰,但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更為旺盛。藜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通過種子繁殖,一株成年植株可產生數萬粒種子,因此在某些地區被視為雜草。
藥用價值
藜的全草均可入藥,味甘、淡,性涼,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痢疾、腹瀉、水腫、瘡癤腫痛等癥狀。現代研究發現,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元素,對人體健康有益。
食用價值
藜嫩葉及嫩莖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口感類似菠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和鐵、鈣等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在一些地方,人們會將其焯水后涼拌、炒食或做湯。藜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人體不適,特別是腎功能不佳者應謹慎食用。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藜曾被作為一種重要的救荒作物,在饑荒年代發揮過重要作用。由于其生命力頑強、易于栽培的特點,也被賦予了象征堅強不屈、生生不息的文化內涵。
野菠菜即藜,不僅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
品名:菠菜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生長快,產量高,抗性好,適應性強。
種植量:2~3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