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馬丁香種子出苗量每畝約為10,000-20,000株。
暴馬丁香(學名:Syringa reticulata)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樹木,其種子的出苗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種子質量、土壤條件、溫度、濕度以及播種技術等。以下是一些關于提高暴馬丁香種子出苗量的關鍵要點:
-
種子處理:暴馬丁香種子在播種前需要進行適當的預處理,如溫水浸泡或低溫層積處理,以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提高發芽率。通常情況下,將種子在4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放在5℃左右的環境中進行低溫層積處理30天左右,可以顯著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
土壤選擇與準備: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作為育苗基質。在播種前,應對土壤進行深耕細耙,施入適量的有機肥料和復合肥料,以提供充足的養分。要確保土壤pH值在6.5-7.5之間,有利于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
-
播種時間與方法:暴馬丁香種子的播種時間為春季或秋季。春季播種一般在3-4月份,秋季播種則在9-10月份。播種時,可采用條播或撒播的方式,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覆蓋一層薄土,厚度約為0.5-1厘米。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避免陽光直射,以促進種子的萌發。
-
水分管理:播種后,應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幼苗出土后,逐漸減少澆水頻率,增加光照,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在干旱季節,需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土壤過干導致幼苗枯萎。
-
病蟲害防治:暴馬丁香幼苗期易受蚜蟲、白粉病等病蟲害的影響。應及時觀察,發現病蟲害時,采取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進行防治,如使用黃板誘殺蚜蟲,噴灑殺菌劑預防白粉病等。
-
間苗與定植:當幼苗長至5-10厘米高時,進行間苗,保持株距10-15厘米,行距20-30厘米,以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待幼苗長至20-30厘米高時,可進行移栽定植,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進行種植。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暴馬丁香種子的出苗量,達到每畝10,000-20,000株的目標。在實際操作中,還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特性進行適當調整,以獲得的育苗效果。
品名:丁香種子
高度:2~7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量:2~3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