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艾草(Artemisia argyi)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菊科蒿屬。
野生艾草的植株高度一般在30-100厘米之間,根莖橫走,分枝多,呈灰白色或淡黃色,質地較硬。其莖直立或斜升,表面覆蓋有細小的白色絨毛,呈現出灰綠色或淡綠色。
葉子是識別艾草的重要依據之一。艾草的葉子互生,形狀為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片背面密布白色絨毛,正面顏色較深,呈綠色。葉面質地較薄,散發出特有的清香味,尤其是在揉搓后更為明顯。葉片長度約為2-5厘米,寬度約0.5-2厘米。
花期通常在夏季至秋季,花序為頭狀花序,直徑大約3-5毫米,聚集成圓錐花序或復傘房花序,排列緊密。花色多為黃綠色或淡黃色,花朵小而密集,雄蕊和雌蕊同株。果實為瘦果,呈橢圓形,無毛,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艾草的生長環境較為廣泛,喜歡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耐旱、耐寒,常見于山坡、草地、路旁等處。在中國分布極為廣泛,從東北到西南均有發現,尤其在華北、華中地區較為常見。
艾草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全草可入藥,性溫味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腹痛、跌打損傷等癥狀。艾草還被廣泛應用于傳統節日中,如端午節懸掛艾草以驅邪避瘟,體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內涵。
品名:艾草種子
高度:90~180cm
特點:生長快,抗性好,產量高。
種植量:3~4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小苗